menu
讀者投稿

【讀者投稿】慢觀看(Slow Looking)

最近看到一份報告,研究人員指出,一般人的平均注意力只有 8.25 秒,並不比一隻金魚好上多少。這就是現代資訊產業厲害的地方,網路上的影片、文章、音訊被設計得越來越短,複雜的事件有懶人包,簡短好吸收的文字當道,就連電影都有濃縮剪接版本可看。

快狠準的內容並非不好,很多時候,這類精煉過,並輔以風格美感與企劃包裝的內容,遠比起艱難高深的資訊更平易近人,也擁有更廣泛的影響力。但,許多事情都是雙面刃,在事事求新求快、人們無時無刻都渴望被娛樂、被餵養的當代氛圍裡,為了在短時間內積累大量的關注、金錢與資源,許多人事物必定流於表面與淺碟,我們每天盯著手機看,不斷接受刺激與吸收資訊,最後卻仍覺得虛無縹緲,好像從未真的抓住什麼實質的東西。

上個月,我在聖塔菲的 Gerogia O’Keeffe 博物館裡,第一次接觸到「Slow Looking」這個概念。

O’Keeffe 以描繪白骨、花朵與泥磚屋聞名,晚年在新墨西哥州度過。博物館裡有個黑暗的小房間,裡頭有一張名為「The Beyond」的畫作,構圖很簡單,由幾個條狀色塊組合而成,乍看下像在畫一幅海景。小房間裡有張告示,建議觀者對這幅畫進行 Slow Looking,慢慢看,刻意讓眼光長時間停留在這幅畫上。

「The Beyond」
Credit: okeeffemuseum

有位教藝術史的教授 Jennifer L.Roberts,曾為學生出過一份令人痛苦無比的作業。她要學生在博物館裡自行挑選一張畫,然後坐在前面連看三個小時,期間可以紀錄下腦海冒出的心得與觀察,不能分心,不能看手機,不能轉頭走掉。學生聽了一片哀鴻遍野,不可能一幅畫能看那麼久,但是當學生們實際執行後,卻親身體驗了這個作業的威力。觀看一幅畫的時間越長,有趣的細節一一浮現,剛開始他們只看見最明顯的主體,隨著時間過去,畫作的背景、不同區塊之間的關聯與呼應,以及這些新發現在他們心中引發的新聯想、新感受,都如活水一般泉湧而出。

這個世界本就是由錯綜複雜的細節組合而成,每個人物、事件、畫作、小說、電影、音樂,直至每個人的生活本身,都擁有大量的層次、因果與角度。要深刻地了解這個世界,快速飛掠的觀看方式絕對不盡全面,Slow Looking 的練習,就是刻意超越 8 秒注意力的限制,耐心地與自己對話,沈浸在專注力當中,與觀看物件在靜默中發生一場親密關係。

那天下午在 O’Keeffe 博物館,我在畫作前站了五分鐘,一開始,我看到的是一片陰鬱的海,隨著時間分秒而過,許多新發現驚喜地跳躍出來—— 我看到了宛如從地球背面透出來的微光,看到彷彿雲朵在海面投下的陰影,看到黑色裡的深淺層次,聞到遠方大雨的氣息。我對這幅畫的感受,和初看時那幾秒完全不一樣,人的注意力有限,但許多有趣事物卻在注意力範圍之外靜靜等待,等著被發現。正如 L. Roberts 所說,看到不等於看見,接觸到並不等於學習到。我們需要投入一定時間的關注以及刻意學習的耐心,才能真正「進入」事物的核心。

但是,Slow Looking 並不僅限於看畫,好好看完一部電影、沈浸在一篇長文、散步時不看手機、好好聆聽對方說話、用手慢慢寫一篇日誌、細嚼慢嚥、思索組成一樣事物的零件,甚至只是坐在沙灘上看海等等,都延伸了 Slow Looking 的意義。

現代人步調急促,其實心底往往潛藏著「時間永遠不夠」的焦慮,的確,我們無法事事都沈浸個三五小時,因此「有意識的選擇」更顯重要。如 Tate Museum 一篇討論 Slow Looking 的文章所說,你不需要每一幅畫都看很久,只要挑那些一眼就打動你的作品就可以。此外,進行 Slow Looking 時,也不需要抱持先入為主的期待,也沒有一定的觀看時間長短,不必覺得自己「應該」怎麼做,「應該」學到什麼,或「應該」獲得多少新想法才值得。

Slow Looking 本身就是磨練觀察力、洞悉力與耐心的練習,重點是過程的累積,而非即刻的結果。

撰文/相片:趙又萱(@abby_chao_)

___________________
活過不白過
Follow us on IG:https://bit.ly/2yjkquY

Tags : 讀者投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