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情是為了陪伴?但你可試過跟伴侶相處看似和睦,內心卻感到無以名狀的距離感,或對方不在身邊又感到格外失落或孤單?微細卻真實、明明在愛裡卻更寂寞的刺痛感,心理學上可稱之為「對比孤獨感」(Contrast Loneliness)。
據心理學及神經科學家 Julianne Lunstad 解說,「對比孤獨感」是當代社會常見的情感現象,誘因往往源自於每個人交往時,常對他者懷抱期許,譬如希望遇到善解人意的伴侶,讓內在心聲被聽見等,建立深層的情感連結。
奈何因個性、成長教育或社會認知等差異,或當刻身心狀態因素,伴侶間的溝通難免會有落差。譬如,當雙方分別來自中產和基層家庭,便容易產生金錢及價值觀的碰撞;若從事不同行業,聊天時或會對話題無感而敷衍了事。諸如此類情況,易令心靈敏感的一方,難以放鬆做自己或感覺被冷待。
更甚是社群媒體時代,看到誰在節日收到珠寶厚禮,誰跟愛侶溫馨旅遊的愉快表象,每個人又不期然會心生比較,為本身的關係營造「不快樂的距離」(unpleasant distance),久而久之,便會觸發其他危機。
若你處境類近先別自責,反該正視這種情緒反應。與其寄望他人,不如先連結自己,多思考怎樣的約會、溝通模式最適合你們,再嘗試與伴侶表達感受和尋求調節,同時,自己也要學習別跟他人作無謂比較、否定自我價值。只要盡力,那怕關係不果或分手,也不必為單身而寂寞和難過,當你學會與孤單共處,就能好好面對孤單。
撰文:K.C.
圖片來源: 《東尼瀧谷》劇照
___________________
活過不白過
Follow us on IG:https://tinyurl.com/olomagz
Tags :
知性愛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