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扮工人生

Slasher 搵工新方法! 去 Speed Dating 不是交友而是「交僱主」

不想當騎牛搵馬打工仔,Z 世代更傾向成為 Slasher(斜槓族)做自己老闆!但相對全職多年才轉型的自由業者們已累積一定人脈及社會資源,職場新鮮人怎樣才可以在「識人好過識字」的流量時代,快速又有效地擴展人際網絡呢?

時興的「陌生人聚會」(Stranger Meetup)是門路之一。普遍 Slasher 都會透過 Instagram、Threads 或 LinkedIn 等社交平台開設個人帳戶,吸引 Followers 或潛在的客戶,但就算得到高點擊或留言,虛擬的互動始終無定向又難以維繫,假如 Slasher 屬於「初起步信心不足型」或「長期孤軍作戰型」的人,更容易心生無形壓力,迷失在追追趕趕的網絡世界。

敏銳的企業或機構看準現象,還有後疫群眾渴求真實的連結,特別策劃不同主題的「陌生人聚會」向「識人最高境界」入手——不鼓吹盲目追逐數字上職得人多,更重視以知性方法幫助志趣相投者,彼此相遇相知。這類「陌生人聚會」參照速配約會(Speed Dating)或交友 APP 模式,卻不以戀愛為目的,而是通過各種線下的聚餐、登山、攝影或讀書會等活動,助人建立聯繫及擴大社交圈,爭取深度交流、嶄新的生活體驗,尋找更多工作和合作機會。 

The Weekend Club

如來自台灣的 The Weekend Club(WKND CLUB)就提供擺脫傳統演算法,為人配對的「早午餐社交服務」,其開發的動機源於當代社會的數碼資訊氾濫,無數網絡關係表面親密卻虛浮,誘發許多人莫名的焦躁和不安,因此研發團隊有意藉這程式重新定義何謂「在現實世界中認識人」,以實際行動改善現狀。在裡面你不必提供靚仔靚女自拍圖、亮眼詳盡的個人介紹,只需簡單填寫年齡、語言、性格、社交習慣和地區偏好等基本資料;到了週五,你就會收到系統自動配對的「盲盒社交」,亦即該週末的聚會時間、地點及「另外五位適合的陌生同伴(每桌共六人)」資料,撇除線上互相篩選的尷尬、被演算法消耗,也是一種驚喜。

Coco Coffee House

另一個是本地專為女生而設的 Coco Coffee House,強調不受外在束縛及可安心聯誼的社群 APP。程式依據英國心理學教授 Anna.C. Campell 研究,「女性建立友誼的方式,特別着重同理和回應他人需求」,規劃一系列線上及線下交流活動。你可按個人需求選擇會員計劃,以專屬的 1 對1 聊天室內識人,或加入不同興趣群組及定期聚會,如芳療體驗、旗袍之夜等,並在「禁止任何營銷、直銷或招攬下線等行為;禁止發表仇恨言論、霸凌和騷擾其他人」等規例下,多方位認識不同領域的女性,或從中探索自己的未知面向或喜好等。

Timeleft

如果喜歡品味人生,可試試從歐洲流行到台灣,去年進駐香港的 Timeleft,用一頓晚餐連結緣份。其申請及配對流程類似 The Weekend Club,平台會安排約 3 至 6 位陌生人在週三晚上聚餐。稍不同是同一餐的飯腳們,多屬年齡及口味偏好相近者,活動也更強調餐飲體驗,故分發的餐廳可能更多元,消費及價位也不同,但仍會依據參加者要求有約略範圍。

ZIMA

個性好奇又跳脫?可嘗試 ZIMA。ZIMA 相信「每天在你身邊擦肩而過的陌生人,都可能成為你的人脈、朋友或戰友」,也特別鼓勵年輕人別輕易默社會化後而忘卻初心,故程式的設計特意「以進化人際關係」為方向,減少同類 APP 常見的配對機制、已讀標示等功能,讓使用者減輕發展曖昧的壓力;當你登錄後,會收到一款有趣的社交地圖,並可如玩遊戲般按圖索驥,聚焦日常興趣或職場話題等尋找和結識周圍有哪些相符的人;或到「Lab」購買功能道具,如增加曝光度的「全場焦點燈」、「星座望遠鏡」或「性別濾鏡」等鎖定目標;此期間,你還會獲贈一隻小寵物 Zinie,牠更會隨你多主動和陌生人打招呼、發動態等社交歷程,不斷進化出獨一無二的模樣,多少為每位默默努力的 Slasher 帶來一點心靈安慰!

撰文:K.C
照片來源: The Weekend Club , Coco Coffee House , Timeleft, ZIMA

___________________
活過不白過
Follow us on IG:https://tinyurl.com/olomagz

Tags : 扮工人生
前往下一篇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