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到 Uncle Sam 的工作室,恍如走進時光隧道 ——這裡擺滿各式各樣的電話,從 1900 年代香港第一部木製電話,到後來的撥輪電話、按鍵電話,琳瑯滿目,宛如一個小型電話博物館。
小時候的 Uncle Sam 對周遭事物充滿好奇,家中的撥輪電話吸引了年僅十歲的他。「我很好奇,為何這麼小的一台電話,撥個輪就可以從香港接通到九龍?」他將這份好奇放在心底,直至 1967 年,看到香港電話公司的招聘廣告,十多歲的他把握機會,成為了電話公司的維修服務員,終於能「親手」一探究竟。
Uncle Sam 熱愛這份工作,因為他可以到訪常人鮮少踏足的地方:「有電話的地方,我們就有機會去到。」無論是監房、妓寨、白粉檔、或是名人如狄娜、黃霑的家,他都去過。他也自信,只要具備相關零件,就能把電話修好:「看見它們能精神奕奕地工作,感覺就像醫生把病人醫好。」一做,轉眼二十載。
離開電話公司後,他對電話的熱情有增無減。90 年代,Uncle Sam 以七千多元購入第一部收藏電話 —— 一部 1930 年代的木製電話,價錢是他當時月薪的幾倍。至今他所收集的舊電話已經擺滿整個工作室,不同年代、各個款式包羅萬有,而且這些電話還不僅是擺設,只要連上電話線,撥動號碼盤,便能聯繫至親好友!
除了收集電話外,他亦熱衷於研究香港電話歷史。在電話公司工作時,Uncle Sam 就經常向行業前輩請教電話的典故;七年前開始,他更從圖書館、網上搜羅自 1872 年代起的舊報紙,整理當中關於電話的資料,「整理過程很辛苦,以前的報紙沒有標題,字也很小,要看得很仔細,不能有遺漏。」經過數年努力,他整理了多年的新聞資訊,加上個人分析,已編寫了一本百多頁的書冊。
每當談起電話的典故,他就會滔滔不絕—— 往時一部電話的價錢原來相當於一層樓?使用舊式電話需要靠拍打電話話架來通知接線生,所以才叫「打」電話?這些有趣的小知識讓人窺探舊時香港的一面。今年 71 歲的他仍好學不倦,在幾年前開設了「Uncle Sam 電話趣談」Facebook 專頁,和一群同好一起交流電話知識,分享舊時回憶,希望繼續將這些歷史、故事傳承下去。
撰文、相片:Kathy Lam @im.kk_
___________________
活過不白過
Follow us on IG:https://bit.ly/2yjkqu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