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讀者投稿

生而為人,很值得來一場 Solo Trip

我認為生而為人,特別是香港人,一生中很值得來一場 Solo Trip。

當一個人在全新的地方生活,他/她更容易跳出舊有社會的限制和框框:你是誰,你這個年紀應該要做什麼,你該如何生活⋯⋯身處香港,我們難免被強烈的社會文化和體制所影響,使我們在面對自我、人生這些生命最重要的議題時很容易被限制思考和體驗的空間。

很幸運,我有緣在大學畢業前便能獨自來一場 Solo Trip。還記得出發前一個月我只是在和雙親碎念,自己還在猶豫,直到出發前兩個星期。那時候我躺在床上看 YT 的大眾占卜,聽到一句話(原話我不太記得了,大概是說要順從內心、多作嘗試之類)後便好像打開了內心的開關,彈出客廳、打開電腦、預約機票酒店和交通等等等等。

這趟旅程的安排是香港—峇里島—曼谷—香港。放下了在香港的習慣和包袱,我在外地成為了一個煥然一新的人—非常外向主動、健談、勇於嘗試和挑戰自己。在外對我的第一個衝擊是人們的頻率(Vibes)。不論是當地人還是外地人,大家都很愛笑。很多時候要打開話題不需要做什麼:四目交投、微笑、「Hi, where do you come from?(嗨,你來自哪裡?)」,恭喜你!你有機會結交到一位好朋友了。八日七夜的旅程中,我與不少於十個人交換了聯絡資訊,至今依然與一些好友每天保持聯絡。

在香港,這也許看起來匪夷所思。隨街與人搭訕,在港人眼中的第一印象也許比較多是傳銷,甚至擔心別有心思的人想要對自己不利,但在外地卻是很平常的事情。這並不是要批評香港或香港人,畢竟各地環境風俗不同。這些經歷觸動我的是原來這個世界還有其他的可能性,也讓我反思我想要的到底是什麼。香港好像很大,容納了中外各地的文化特色,在地圖上其實也只是小小的一點。

Solo Trip 另一個讓我感受很深的地方,是讓我接觸到不同的生活方式。

我在旅程中遇到不同的人,聽到他們不同的人生故事。有來自緬甸的朋友醫科畢業,但選擇做自己熱愛的家族生意;有來自澳洲的朋友不喜歡澳洲的生活方式,選擇半年在澳洲打工、半年在峇里島居住;有美籍泰國人在美國找到一份遙距工作,便到各地旅遊⋯⋯我在與他們的對話中認知到不同人生方向和可能性,讓我大開眼界。

原來,我們不需要被香港的主流思想限制自己的人生。我們的人生、這個世界還有很多很多可能性。只要我們願意踏出第一步去改變、去嘗試,絕對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。

世界很大,有機會的話請到處看看。

撰文/相片:Lucius @lucius_lau_155 @lucius_spirituality_buddhism

___________________
活過不白過
Follow us on IG:https://bit.ly/2yjkquY

Tags : 讀者投稿
前往下一篇文章  嚮往生活的地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