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深度遊記

美國傳奇級私人博物館「The Frick Collection」 首度開放二樓神秘空間

人類的慾望無窮盡。美國「鍍金時代」(1878-1889)的鋼鐵大亨 Henry Clay Frick,窮一生追逐藝術、財富和權位,但也難敵死亡的現實,唯有其紐約曼哈頓上東城私人宅邸的藝術珍藏,跨越歲月流傳至今。1935 年,豪宅已轉型私人博物館「The Frick Collection」,今年更完成歷時 4 年、耗資 3 億的翻新工程,並首度對外開放二樓空間,將最美的藝術呈獻世人。

新任館長 Axel  Rüger 幽默戲言,若喜愛 The Frick 的人送他一英磅,即可提早退休,反映博物館受歡迎程度。話說,Henry 備受爭議,他既曾為維護個人利益,殘酷鎮壓 1892 年「匹茲堡工潮」,也為擁有天下藝術珍寶,熱熾地透過歐美藝術經銷商大舉搜購,包括林布蘭、維梅爾、戈雅及提香等大師的傑作,甚至曾因購得巴利亞多利德大教堂的名畫,使西班牙政府立法限制藝術品出口。使這座建築、藏品到屋主充滿傳奇色彩。

女兒 Helen 受父親薰陶,一生奉獻於推廣藝術與教育,1935 年將私宅變成博物館。隨年月發展,博物館訪客不斷,加上疫後展演新常態,館方約 4 年前請來德裔建築師 Annabelle Selldorf,以保留歷史特色為前題開展全館翻修和擴建工程,應付當代新需求。

一樓的人流和使用率最高,Selldorf 將衣帽間和洗手間遷移到地下層,擴亮入口大廳的空間,並在同層新建一間優雅的 218 座室內演奏廳,以及一間可容納 60 席的餐廳,後者更終結其作為紐約「唯一無法喝咖啡」的美術館歷史,改善觀賞舒適度。

最吸引的變革,必數新開放的二樓。過去,此樓層僅供館長和高級策展人踏足,梯間又以一組天鵝絨繩索隔開;現在,公眾卻可經連接新入口大廳和二樓的大理石樓梯,自由前往 Frick 夫婦及 Helen 的臥室、客房及早餐室等新建小展廳欣賞典藏。

譬如,Henry 妻子的起居室,珍藏洛可可風格寓言畫;兩寢室陳列了副館長譽為「最偉大畫作之一」的《St. Francis in the Desert》;客廳以「至聖所」概念,展示兩幅重量級 Hans Holbein the Younger 畫作《Sir Thomas More》與《Portrait of Thomas Cromwell》;早餐室則掛滿米勒等人的法國風景畫等;全新內閣畫廊,更首次展出 12 件因對光敏感、從未公開的竇加、哥雅、安格爾、魯本斯與惠斯勒的素描與畫作,極度珍貴。

The Frick Collection
地址: East 70th Street at Fifth Avenue
門票:成人USD30、長者/殘疾人士USD22、學生USD17,10-18歲免費入場
開放時間:周一、周三、周四 10:30-17:30;周五10:30-20:30、周六及周日10:30-17:30 ;周二休館
官網: https://www.frick.org

撰文:K.C.
圖片來源:The Frick Collection

___________________
活過不白過
Follow us on IG:https://tinyurl.com/olomagz

Tags : 深度遊記